一、改革关键部件
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棉纱产量,上海纺织工业对棉纺细纱机的心脏部件——锭子进行两次行业性的改革。1958年,在市纺局副局长鲁纪华的指挥下,由棉纺公司的技术人员具体执行,将平面锭子改造为滚珠轴承锭子的计划。整个工程由新沪钢铁厂提供轴承钢,同时将广勤纱厂改建为纺织轴承厂、纺织专件厂共同制造,在上棉五、九、十一、十六、十七、十九厂和申新一、五、九厂,统益、中华一针、兆丰等棉纺厂首先将236472枚悬挂式平面锭子改为滚珠轴承锭子,总投资141.9万元(每锭平均耗费约6元)。使用结果证明:平面锭子改为滚珠轴承锭子后,提高锭速20~50%,节省用电10~12%,棉纱单产(折合20支纱)从1958年的28.93公斤,上升到1961年的35.8公斤,提高23.2%。以每万锭计算一年可增产棉纱2000~3000件,锭子的锭胆平均寿命从过去的3个月延长到5~10年。1962年,棉纺织行业纺锭从1958年的253万枚压缩到204万枚,减少19.2%。到1963年,纺织轴承厂共生产轴承锭子200余万套,实现上海棉纺行业全部平面锭子改造的目标,并结束了上海长期依赖进口锭子的局面。1966年,在市纺局细纱高速高效会战组的指导下,上海纺织轴承厂对纺锭的内部结构再次进行改革。他们吸取SKF HF型中心套管圈簧油膜阻尼吸振锭子的优点,经过自己的努力试制成功DFG2型分离式滚针轴承锭子,试用后逐步推广,迄1972年,上海各棉纺厂全部实现纺锭的第二次改造。把锭速从每分钟1.2~1.3万转提高到1.7万转左右。棉纱单产(折合20支纱)达到43.74公斤比1958年增长51.2%。棉纺细纱机锭子的两次改造,实现了上海减锭不减产,减锭要增产的目标。六七十年代,毛纺行业将翼锭、帽锭、走锭细纱机改造为环锭,产量也成倍增长。针织棉毛机增加进纱路数,改折线三角为曲线三角,单机产量也提高1~2倍。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不断发展,上海棉纺织厂前纺梳棉机的产量总是赶不上后纺工序的需要。1958年,行业通过不断革新,将老梳棉机加装双刺辊,采用真空连续抄针,斩刀油箱改为滚珠轴承,使道夫速度从每分钟10转左右提高到20转以上,产量比普通梳棉机提高1倍多。70年代中期,又把锡林的弹性针布改为金属针布,并采用慢速起动,旋转剥棉、落棉三吸、滑差变速和大卷装等措施,使梳棉机的台时产量进一步提高,1万纺锭配备梳棉机从45~50台减少到20台左右,不仅提高了实物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可以腾出一部分设备和厂房。多余的设备经整理后支援外地,过分残破的予以报废。
二、更新陈旧落后设备
上海纺织工业许多已经陈旧的设备在高速度发展生产的要求下继续发挥了潜在力量,但是有一部分机器超龄使用已久,机械状态已到报废程度,无法再加以改善。有些机器虽尚可勉强使用,但已不能达到提高产质量的要求,即使加以改造,在经济效果上也得不偿失。50年代,淘汰了人力织机。50年代末60年代初,又分批淘汰狭幅、英制、杂牌的普通织机,更新为自动织机。60年代中期,各厂普遍利用银行小额贷款进一步将残余的铁木织机、人工换梭织机更新为中纺机厂生产的1511、1515型自动换梭织机。这种织机的机构简单,造价低,易保养,操作灵活,效率高,单位产量比人工换梭或铁木织机提高70%,人均挡车从原来6~8台提高到20台以上,生产效率上升2~3%。1982~1985年,为适应扩大出口需要,又将1.3万台44英寸1511织机更新为56和75英寸织机。
70年代初,上海丝绸行业组织所属的两家机修厂,根据行业特点,自行设计制造成功K-72丝织机,替换陈旧的杂牌铁木织机,一年制造更新400多台,于1978年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后,车速普遍提高10~20转/分。50年代,毛巾被单行业加阔毛巾织机机身,增加产量,以后大力发展1511、1511B型电力自动织机。60年代初,大统被单厂在中纺机厂63英寸织机上,加长横向件使幅阔达到110英寸,即由中纺机厂正式定型制造,在各被单厂率先推广使用。60年代后期,毛巾被单行业淘汰全部人力木织机。60~80年代,纺织行业逐步采用喷气、片梭、喷水、剑杆等高产无梭织机,但因制织品种有局限性或产成品质量等问题而处在中试车间阶段。
三、开拓化纤染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内化纤类织物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印染工艺和设备都陆续进行改造,以符合产品结构改革的需要。
50年代初,一、二、九印厂等均试制粘胶人造棉印染成功,当时与纯棉布同机生产,因产品张力不同很难控制,后由九印厂集中专业生产。50年代中,第四漂染厂(简称四漂厂)和五印厂先后试成维纶与棉混纺布和丙纶与棉混纺布的染色。后因此两类织物的外观和穿着性能上无特殊优点,只留维纶织物尚应用于工业。1958年,一印厂首先引进树脂整理机、热定型机、亚氯酸钠漂白机各一台。1962年,上棉二厂与一印厂联合试产漂白涤棉布成功。
1964年,二印厂、上棉二十九厂相继引进叠卷式和翻板式亚漂机、氧漂机、热定型机、热熔染色机、高温高压卷染机等设备,扩大涤棉布的中、浅色加工生产。并与一印厂一起开始生产外销涤棉布,创出银河名牌商标。
随着化纤原料的大量投入,70年代中期,针织行业开发出纯涤纶长丝织物,建立纯涤纶长丝车间,年产达到3500吨。并在织袜一厂新建低弹涤纶、针织松弛印染后整理中试车间。棉印染业扩大涤棉布生产。棉纺行业进行牵伸机构的改造,增添精梳和蒸纱设备。印染行业组织9家印染厂与上海印染机械厂(简称上印机厂)一起会战,共同选型定型,集中23家印染厂的机修工人共同奋战,在较短时期内制造大型热定型机、热风拉幅机、热熔染色机、亚漂机和氧漂机等加工设备。1978年改造项目全部竣工,涤棉布从1974年年产1.48亿米增加到1978年的2.82亿米,产量翻番。其间,一印厂又引进均匀轧车,与国产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联合机结合试制成功深色大批量的涤棉卡其,并迅速扩大到光华、永新、二十二漂等几家卡其染色专厂。四漂厂引进高温高压溢流喷射绳状染色机与国产短环热定型机配套,试制成功中长涤粘、涤腈纤维混纺织物的染色,并建立第一座中长漂染车间,以后,陆续推广到光华、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六等漂染厂,各种仿毛型织物年产量从1974年的363万米,到1981年达到12589万米。
为增强中长纤维织物的仿毛效果,发展色织中长织物,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期,色织整理一厂通过技术改造,建立纯棉色织布整理线1条,涤棉整理线2条,中长松式整理线1条。将色织二十四厂改建为色织整理二厂,建立纯棉整理线1条,涤棉整理线2条,中长仿毛整理线3条,引进日本防缩机1台,改变了色织行业高档产品低级整理的落后面貌。
四、采用新技术
1965年,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工厂从联邦德国引进国内第一台融熔法螺杆挤压式涤纶短纤维纺丝样机(4部位)及后处理设备一套,1966年通过鉴定,经过消化吸收,取得实际效果。1967年,由二、四纺机厂自行设计制造年产500吨涤纶短纤维纺丝机在上海第二合成纤维厂投产。经过10多年的探索,对该机的性能连续改进5次,型号从VD401(年产量500吨/台)发展到VD406(年产量7500吨/台),产量提高14倍。
上海纺织工业的几个主要行业,采用新型纺织技术装备改造老厂也取得一定成效。气流纺纱、自捻纺纱、静电纺纱、喷气织机、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水织机等,分别在棉纺织、毛纺织、丝织厂中开始工业性试生产,或建立了一批生产车间(工厂),设备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都有大幅度提高,工人劳动强度显著减轻,劳动条件也明显改善。
从70年代后期开始,电子技术在上海纺织工业的应用逐渐普及。应用效果比较显著的有:棉纺、毛纺络筒机采用电子清纱器清除纱疵,棉纺并条机和毛纺针梳机采用自调匀整装置降低条干不匀率,织布车间采用电子计算机监测织机故障,印染机械采用光电整纬装置防止纬斜次布,丝绸、针织、制毯行业采用电子打纹板、电子提花装置、电子绣花机等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品种翻改过程。在丝织机上加装电子护经、激光探糙、光电探纬等装置不仅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而且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进入八九十年代,电子计算机更广泛地应用于编制计划、结算工资、统计报表、工程设计、人工智能、控制车间温湿度、仓库管理、配棉管理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