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现代理论 >> RCM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分析质量保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核电站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体系在大亚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应
 DCS系统故障判别及处理方法
 维修丹佛斯变频器VLT5302变频器及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
 浅议工业润滑油的润滑管理
 润滑管理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核电站以可靠性为中心的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体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DCS系统故障判别及处理方
维修丹佛斯变频器VLT530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
润滑管理
工业仪表故障分析判断方
EAM:创新企业核心定义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分析质量保证           ★★★
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分析质量保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上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21 11:59:03

   摘 要 论述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分析过程的需求出发,通过信息质量保证、提高人员素质和严格管理来保证RCM分析的质量。指出当前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可靠性 维修 分析质量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最终要实现以最小的维修资源消耗保持装备(可以扩展到一切有形资产)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RCM分析可以优化维修资源,提高维修效率。

    要保证RCM得以正确、有效运用,并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RCM分析质量是关键。错误的RCM分析结果的运用不但不会带来预期的效益,可能还会带来比不使用RCM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RCM过程的严格质量保证是实现目标的根本所在。

    一、RCM的信息保证

    RCM分析要以对装备的充分认识为基础,这包括现有的操作流程、维修现状、可靠性与维修的历史信息等。信息的缺乏会使这些分析因缺乏依据而难以进行,临时的主观决定往往会给分析带来错误的结果。这些先决信息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就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隐患。

    根据GJB1378-92《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定要求与方法》,RCM分析过程要尽可能收集到以下信息。

    1.设备概况,如设备的构成、功能(含隐蔽功能)、冗余等;

    2.设备的故障信息,如设备的功能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和故障影响,设备可靠性与使用时间的关系,预计的故障率,潜在故障判据,设备由潜在故障发展到功能故障的时间,功能故障或潜在故障可能的检测方法;

    3.设备的维修保障信息,如维修的方法和所需的人力、设备、工具、备件等;

    4.费用信息,包括设备预计或计划的研制费用、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的费用,以及进行维修所需保障设备的研制和维修费用;

    5.同类设备的相关信息。

    以上信息中设备的概况、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和故障影响信息用于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其他信息则主要用于RCM逻辑决断过程。根据分析对象的具体情况,对于这些信息的需求可以增减。这些信息在国外先进的企业和部门中通常储存在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CMMS )中,并通过系统进行管理,这套系统不仅包括处理以上信息的功能,还包含其他管理信息,不但对维修部门有用,对于其他部门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借助于统一的计算机系统,信息的收集、保存以及信息的形式都以规范化的形式进行,可以确保信息质量。

    鉴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或部门还没有采用此类系统,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保证信息质量:分析中的名词及用语要采取规范化的语言,有标准或规范的要严格按照标准或规范叙述,没有标准或规范的要按照普遍的用法叙述,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对于维修方法等叙述自由度较大的内容,至少要形成行业(专业或部门)内部的统一认识,避免给执行人员带来错误信息。各类定量的数据,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应该尽可能找到权威的出处,对于主观的信息需要达成一致意见后才可记录。

    同时,在RCM分析过程中可参考相关军用标准,如GJB1686-93《装备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管理要求》、GJB1391-92《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程序》,GJB841-90《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GJB1775-93《装备质量与可靠性信息分类和编码通用要求》,GJB3837-99《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等。

    目前在我军现役装备推广RCM的过程中,由军械工程学院主持开发了计算机RCM辅助决策分析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可以辅助分析者按标准化程序完成RCM分析,并且能够输出标准形式的大纲,为高质量开展RCM提供了保证。

    二、RCM人员素质保证

    RCM过程涉及到各方面的人员,在企业中典型的RCM小组包括督导员、生产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操作员、技术工人等。其中督导员对RCM过程起组织作用。

    在进行RCM的过程中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正式的RCM培训,RCM的决断逻辑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了十分缜密的思维方法。实践中发现,由于缺乏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往往会因对RCM的概念、方法缺乏统一认识而导致分析无法进行或误入歧途,甚至导致RCM的失败。

    强调进行RCM分析的人员必须对RCM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不是要求所有参与人员都成为RCM的专家。根据在RCM分析中承担的任务不同,通常采取的策略是进行分级培训。世界著名的RCM咨询公司Aladon公司(曾指导世界40多个国家数百个企业成功运用RCM)的培训计划如下:

    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课程:RCM的基本原理课程,这种课程配有各种实际运用实例,可使参与者了解到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

    维修管理人员、工程师、使用管理人员、监督员和高级技术员课程:包括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全部课程,还要了解管理RCM的实施必须要做什么。

    督导员课程:督导员在实施RCM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通过向了解具体资产或工艺流程的小组成员提出问题,确保小组成员对问题的回答取得一致结论并进行记录,来组织RCM理论的应用。由于督导员的特殊地位,因此培训更加严格。督导员除进行以上基本课程的培训,在开始工作之前还要进行10天强化培训。多数督导员在完成以上培训后,还需由有经验的RCM人员进一步指导几个月才能完全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后,在督导员的引导下各方面的人员可以进行有效沟通,一般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性意见,从而为高效、高质量地完成RCM分析奠定了基础。

    Aladon公司的成功案例都是建立在充分培训的基础之上,RCM培训工作的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在企业或部门中应该和岗位技能培训一样有计划地安排,在进行RCM时才有基础。

    三、RCM管理保证

    RCM的实施过程是靠管理手段来实现的,同样RCM的分析过程也需要进行组织、协调。RCM的分析过程需要各方面的

协调才能完成,因此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来进行管理。通常RCM机构层次的设置分为领导机构层、RCM咨询审查机构层和RCM实施层。根据RCM项目的大小,每个层次的具体结构可以进行调整,对于大型项目各个层次还可以划分为几个具体的子层次,比较小的项目可以采用单层结构。

    领导机构层通常以项目领导小组的形式构成。人员应由企业或部门中的部分行政领导及维修负责人组成,领导的参与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其权力可以保证RCM的组织效率。当然首先要求领导了解RCM的一般概念,以确保正确理解RCM的目标及实施方法。

    RCM实施层通常由若干实施小组构成。小组由督导员、现场操作人员、现场技术人员等组成。督导员应懂技术,具备组织和协调能力,经过特殊培训,应当是RCM方面的专家,但并不一定是技术领域的专家。现场操作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应当对操作流程和维修技术十分了解。针对不同系统,应该成立有针对性的小组,各小组的任务是应用RCM分析确定具体设备的维修需求。在督导员的指导下,按照RCM决断要求逐一回答所要求的问题,整个过程的要求协调一致,对于达成一致的问题要记录,未能达成一致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RCM咨询审查机构层通常由企业或部门外部的专家组成。咨询机构负责人员培训以及分析过程中的技术咨询,审查机构负责对RCM的结果进行评审。外部专家可以做出更加客观的结论,保证RCM分析的质量。

    组织机构建成后,就要在组织机构框架下完成具体的工作,包括项目计划、会议安排、定期汇报、阶段审查等。

    项目计划应该明确具体的分工和任务、时间要求。

    合理的会议安排有利于各方面人员互相交流,对于预定的会议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到场,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和保证分析的效率。

    定期汇报有助于上层决策机构及时了解进展情况,有利于针对现有问题及时进行协调。

    定期的评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便于及早采取措施,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

    在RCM实施时,还要求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对实施过程进行跟踪,以便发现问题,适时组织重新评估,这就是所谓动态的维修大纲。情况不断变化,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维修计划必须进行动态的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

    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保证RCM过程的顺利实施,最大限度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RCM分析和实施的质量。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正处于RCM应用的起步阶段,分析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分析的层次

    在进行RCM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分析对象,合理的对象层次不但减少分析时间而且更有利于功能及故障原因描述。由于装(设)备本身的特点,以及现有维修体制的限制,合理的层次对于以后确定正确的维修工作类型以及维修级别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确定层次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分析层次过低。例如,目前有人分析时将故障定位于不可拆卸的组件内部,虽然这对于故障诊断有好处,但就维修来说不论组件内部存在多少种故障模式,其维修都将是更换(或修复)整个组件,只要能够定位到这个组件就完全可以了。

    建议在分析初期,首先由RCM小组提出分析项目建议,再组织专家对预定的分析项目进行审查,在对分析项目的结构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进行分析,避免日后在结构层次上产生分歧

    2.决断逻辑

    RCM所设计的决断逻辑是经过严格论证和实践检验的,在分析过程中要以客观实际情况为准逐一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最终的维修工作类型取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目前,有些分析人员主观上容易产生将RCM维修工作类型向现有工作“靠拢”的倾向,从而造成用现有工作对RCM的工作类型进行评价,而不是按照RCM所要求的对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评价。

    建议决断过程中严格以客观实际逐一回答决断流程上的问题。加强对预防性维修概念的理解,针对实际工作务必分清哪些是属于预防性工作。

    3.信息沟通

    如前所述,RCM分析需要各方面协调一致才能完成,因此互相之间的信息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沟通不畅,往往是小组内人员各自完成各自的工作,缺乏经常性的沟通,最后综合起来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分歧。

    建议督导员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会议或讨论的安排要有明确的时间和地点,要求全体人员参加,对于技术性强的内容,最好安排在装(设)备现场对照实物进行讨论。所有会议讨论要充分发扬民主,讨论内容要详细记录,特别是出现变更的部分不但要记录内容还要记录进行修改的原因,以便日后查考。

    在RCM应用的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随着不断实践,对于RCM的认识会不断深入,RCM应用技术会不断成熟,上述存在问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

    五、结论

    RCM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维修理念,目前已成为维修界关注的热点。RCM分析的直接结果是产生出的预防性维修大纲、维修任务分配表等文件,具体的维修工作要以此为指导,因此要保证实现RCM的最终目标,就必须首先保证RCM分析的质量。详实准确的信息、高素质的人员和严格的管理是最终成功实现RCM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得到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张攀华,贾希胜.武器雷达装备RCM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3,15(2):11-13

资讯录入:设备管理    责任编辑:设备管理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