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
备
管
理
网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
|
从设备的三种状态入手 强化设备管理 |
★★★ |
|
从设备的三种状态入手 强化设备管理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上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6 21:24:43 |
|
我单位热电联产车间现有2台45t/h锅炉、1台35t/h锅炉和3台6000k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及其相关辅助设备。设备台套数量多、专业面广,因此设备检修量、维护量大。自投产以来,我们在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单位设备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单位生产实际,实施从设备的三种状态管理入手,强化设备管理。 一、使运行设备处于受控状态 对于企业生产组织而言,运行设备管理是关键,因此在组织生产的同时,加强运行设备的监控。 1.建立设备巡检管理制度。虽然在《设备运行维护规程》中规定了巡检路线、内容、周期,但是对于巡检人员来说难于把握,容易走马观花;对于监督人员难以控制,给工作造成许多不便。针对这些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将整个系统设备分解成近1000个巡检点,编制每个专业、每个岗位的《设备日常点检作业卡》,卡中详细列出了单台设备的巡检点数量、位置、标准、周期等项内容,比如按该作业卡规定对引风机的巡检包括油温和电机温升在内的6个机械部分巡检点和5个电气部分巡检点。这样每一个巡检人员持卡巡检,使巡检人员有标准可依,同时避免了丢项、落项,不仅提高了点检效率,而且增强了点检的准确性。 2.建立监督检查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各项工作处于受控状态,建立《挂牌巡检、录音电话报告监督制度》,即监督人员在巡检设备上随机挂牌,并记录该设备的运行情况,巡检人员巡检时遇牌摘牌,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录音电话形式汇报该设备的运行状况,监督人员听取电话录音后,判断巡检人员巡视检查设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纳入经济责任制记奖考核,从而避免了巡检人员责任心不强、巡检落项、虚报或假报设备状况的现象。 3.建立定期维护工作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延长设备运行周期、保让生产的关键,对运行设备建立《定期维护制度》,编制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定期工作表》,进行标准化、系统化管理,由专人负责,实施责任追究。保证设备润滑管理、设备保养管理以及设备其他日常维护管理有计划科学地进行,从而延长了系统运行周期。 二、使检修设备处于计划状态 设备检修的计划性是保证生产运行的条件,因此我们围绕设备检修计划性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建立系统化定修管理制度。由于热电联产系统庞大、涉及面广,因此采用系统工程理论,实施定修系统化管理,即定修前用系统的观点,对生产全系统进行状况确认,对设备状况按不修、可修和必修进行分类,确定检修重点和周期,实行“保证必修设备、兼顾可修设备和保养不修设备”的定修管理思路。 2.建立质量监督保证制度。为了确保计划检修的质量,在每次计划检修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缺陷、检修用备件以及检修过程进行跟踪和质量监督,并对试车参数进行归档记录备查,试车完成后由运行人员签字认可。 3.建立全员检修管理制度。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减员增效,检修人员越来越少,这样设备系统定修时,就会出现检修力量不足的现象。为了更好满足生产和检修工作的需要,制订了《操检合一、全员检修管理制度》,通过操检合一的基本培训和基本检修技能训练,使操作人员具备检修能力,不仅解决了检修力量不足问题,而且操作人员独立承担检修工作,缩短了检修周期,提高了效率,同时提高了操作人员素质,为设备投运后得到更好维护打下基础。 4.建立抢修互动协作管理制度。由于我单位设备系统比较特殊,像锅炉等主体设备无备份,设备出现临时故障,需组织人员抢修,经常会因人力不足影响检修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实施了《抢修互动协作管理制度》,一旦出现抢修人力不足时,由值长和当班班长共同从相关岗位抽调技术力量和生产骨干进行补充,这样可缩短抢修时间,提高检修速度,对保证生产系统稳定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三、使备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为了避免备用设备失去备用作用和保护功能,根据不同设备制定了《备用设备和事故保护设备定期试验制度》,规定了事故油泵、循环水泵等事故应急设备和生产备用设备有计划、按周期进行试验,对其完好性进行确认,并作好忘记录,保证备用设备完好。 通过加强设备的基础管理,基本实现了运行设备处于受控状态、检修设备处于计划状态、备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使我单位设备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
|
资讯录入:设备管理 责任编辑:设备管理 |
|
|
上一篇资讯: 在项目工程施工的设备管理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