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发电厂现有两台汽轮机均是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N125-135/535/535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每台汽轮发电机由7个轴承支承,润滑油和调节系统用油均是46号透平油,两台机组分别于1991年初及年底正式投产。自投产以来,两台汽轮发电机的支持轴承两侧及盘车装置处均向外渗油、冒油烟,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找出了造成汽轮机轴承油箱及盘车装置等部位渗油的原因,改造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
1 渗油现象 汽轮机轴承油挡渗油现象有以下几种: a)固定外油挡渗油,造成轴承及周围有污垢,甚至引发火警可能。 b)盘车小齿轮轴、推杆底部、错油门处均有微量渗油,就此现象曾与同类型机组的兄弟厂交流过,均被视为老大难问题。
2 原因分析 经过分析认为,轴承油挡渗油原因如下: a)尽管每次检修时均严格执行检修工艺标准,控制固定外油挡间隙值在标准范围内(上部0.20~0.25 mm,下部0.10~0.15 mm,两侧0.15~0.20 mm),但在下次检修时测量,各 轴承的外油挡间隙值均比原来的值增大0.03~0.06 mm。这是由于固定 外油挡是固定在轴承箱体上的,与轴承同心,可调整量小。而轴在运行时,其运行轨迹为椭 圆形状。椭圆的长轴方向必然磨损齿片,使得间隙变大,轴承箱内四处喷溅的透平油顺着间 隙往外溢流。 b)经过长时间观察盘车装置处及外油挡处微渗情况,发现其实不是在渗油,而是冒出的油箱凝结成油滴,积少成多,汇成小量油。按照规程规定,汽轮机各轴承座应微负压运行,但检查各轴承座排气装置,发现轴承座内并没有负压。因为油烟是轴与轴承摩擦生热使润滑油产生的,其比重较轻,自然存留在轴承箱上部的空间,若轴承座有负压,便可以随回油管返回主油箱,但现在轴承座内无负压,使得滞留的油烟密度越来越大,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必然从间隙处往外冒。
3 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出现的两种情况,要根本消除漏油点,必须改造外油挡及排油烟系统。故在1998年3月1号机大修时,对1号机固定外油挡、排油烟系统进行了以下改造。 a)1~4号轴承座的固定外油挡由原来的固定齿片式结构改为外挡 是固定齿片式结构,内挡是浮动内环,与轴始终保持同心。内环的表面为轴承合金,与其它 轴径表面有一很小的间隙。这样,当汽轮机转子高速旋转时,浮动的内环随轴上下浮动,挡 住了大量的润滑油,而固定外挡可挡住少量的油花,防止了油向轴承座外泄。 b)对主油箱的排烟系统进行改造,用功率较大的风机替代旧风机(风机性能比较见表1),并在风机进口处装Ⅰ级油烟分离器,考虑到云浮电厂冬夏两季气温变化较大,为增强该系统的适应性及可调性,风机出口处装一可调节风门,在9 m远转平台上装Ⅱ级油烟分离器,其底部及出口处安装排污油管定期排污油水分(其系统如图1所示)。为减小管道阻力,取消原来的进口管(108 mm),风机直接安装在Ⅰ级油烟分离器的顶部,出口管采用159 mm×4.5 mm管。
表1 风机性能比较
类型
型号
功率/kW
流量/(m3.h-1)
转速/(r.min-1)
旧风机
4~72
1.1
1 855
1 450
新风机
69~411
40
1 300
2 890
4 效果 改造完成后,机组运行至今,各轴承座两侧及盘车装置均未发现渗油。若把排油烟系统风机出口风门调整到1/3开度处,使主油箱及各轴 承箱内保持-300~-400 Pa时,既能把油烟抽走,又防止把大量轴封蒸汽抽到油侧,各轴承 座两侧和盘车装置处均未发现冒油烟,使得渗油点从原来的13点减少到零点,而且,此套排 油烟系统还可以分离部分的水分,使得油质大为提高。运行至今,化学化验报告中都无水分 。油中带水导致透平油乳化的问题也解决了,大大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
5 结束语 汽轮机属高速旋转机械,其轴承座两侧的密封及润滑油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的安全、经济运行。经过此次改造,解决了云浮电厂的老大难问题,使机组更加稳定、满发,对创建“一流火电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解决广东省同类型机组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