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2F
3F
4F
5F
6F
7F
平均
试验毛水头/m
53.5
50.2
50.7
54.6
55.0
52.2
54.4
52.9
试验净水头/m
52.3
48.7
49.4
53.1
54.6
50.6
51.4
51.4
水头损失/m
-1.2
-1.5
-1.3
-1.5
-0.4
-1.6
-3.0
-1.5
水头损失率/%
-2.2
-3.0
-2.6
-2.7
-0.7
-3.1
-5.5
-2.8
即综合考虑水轮机效率降低和水头损失后,实际发电用水在原基础上应增大约7%。可据此绘制机组发电用水特性曲线(即ΔH~N~q关系曲线)。
5 电站溢流门、底孔泄流量的率定
由于采用水力模型率定各溢流门、底孔的泄流量不现实,故采用(2)式水量平衡法重新率定各门、孔在不同库水位和开度情况下的泄流量,从而建立了各溢流门及底孔的泄流关系曲线。该曲线可用日水量资料进行检验。将(2)式移项后得:
Q弃水=Q入库-Q机组±ΔQ
(5)
将1996年弃水期5~9月的日入库流量(峨边站整编值)代入(5)式Q入库中,日发电用水量扩大7%后代入(5)式Q发电中,ΔQ可从水库调度资料零时水位及库容表查得。如此计算得到的弃水流量,与电厂水库调度组原计算值比较,平均比原采用值约增大4.0%,故门孔泄流量应平均比原值扩大4.0%。表5对重新率定后的计算入库流量与峨边水文站实测入库流量进行了比较。
表5 率定前后计算日均入库流量与峨额边站实测流量比较表
日 期
项 目
峨边站 日均入 库流量 /m3.s-1
率定前
率定后
计算 入流 /m3.s-1
绝对 误差
相对 误差 /%
计算 入流 /m3.s-1
绝对 误差
相对 误差 /%
19970901
1 468
1 478
10
0.7
1 561
93
6.3
19970902
1 490
1 428
-62
-4.1
1 521
31
2.1
19970903
1 508
1 453
-55
-3.5
1 543
35
2.3
19970904
1 730
1 563
-167
-9.6
1 674
-56
-3.1
19971001
1 590
1 540
-50
-3.0
1 633
43
2.7
19971002
1 620
1 513
-107
-6.5
1 612
-8
-0.4
19971101
1 065
1 025
-40
-3.7
1 075
10
0.9
19971102
1 070
948
-122
-11.3
1 018
-52
-4.8
19971103
1 040
962
-78
-7.4
1 028
-12
-1.1
19971104
1 005
983
-22
-2.1
1 046
41
4.1
平 均
1 180
1 110
-66
-6.1
1 186
6
0.1
6 尾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尾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绘制是以能准确计算过坝流量为基础的。 (1)尾水位观测:枯期观测时间为8时、14时,汛期观测时间为8时、14时、20时。 (2)尾水流量:根据正点观测水位时的原始负荷记录,查算经重新率定的ΔH~N~q关系曲线,计算机组发电流量。尾水流量为机组发电用水流量与平均扩大4%后的溢流量值之和。 (3)水位~流量关系定线:由于下游铜街子电站水库蓄水对龚站尾水有顶托影响,同时也受龚站自身调峰的日调节影响,其水位~流量关系点是散乱的。为此,采用以铜库坝前同时水位为参数,分别以龚站尾水位为纵坐标,以计算的出库流量为横坐标,建立其相关关系图,由此:
(1)474 m以下关系点散乱,但随铜库坝前水位的变化,其关系点变化趋势是明显的; (2)474 m以上关系点较集中,呈一带状,尾水位的高低与铜库坝前水位的变化趋势不很明显。 (3)个别关系点跳跃幅度较大。 根据关系点分布情况,曾先后采取过以下几种定线方式: 一是474 m以下根据已有关系点,分别按趋势定出以铜库坝前水位为参数的470 m、471 m、47 2 m、473 m四条线,其中470 m、471 m两条线尾部顺势聚集为一条线,上行构成高水部分的外包线下沿;472 m线上行构成高水部分的中线;473 m线上行构成高水部分的外包线上沿。二是474 m以下根据已有关系点,分别按趋势定出以铜库坝前水位为参数的470 m、471 m、472 m、473 m四条线,其中470 m、471 m两条线尾部顺势聚为一条线,上行构成高水部分的下线;472 m、473 m两条线尾部顺势聚为另一条线,上行构成高水部分的上线(见图1)。三是综合前两种定线方式,根据已有关系点,474 m以下按趋势定为以铜库坝前水位为参数的3条线,分为铜库坝前同时水位小于或等于471.50 m、大于471.50 m,但小于472.50 m、大于或等于472.50 m3种情况,该三线尾部顺势聚集为一条线上行穿越高水部分中间区域。通过分析认为,第二种定线方式较为合理。因为高水部分受铜库坝前水位的影响不很明显。通过由流量查算水位和由水位查算流量的资料验算,该定线方法计算平均误差小于其它两线的计算平均误差。
7 率定成果检验
7.1 水量平衡检验 表5列出了峨边入库站与水情组1997年9月1日~1997年12月20日的逐日流量比较情况。表5中所列发电流量由厂计划处提供,该值同比例扩大7%以及弃水流量同比例扩大4%后,再加上库内蓄水量差,其和为率定后的计算入库流量。从表5中可见,修正发电用水和弃水后的计算入库流量,与峨边实测入库流量相比,其平均相对误差较小,由修正前的-6.1%降为修正后的+0.1%。从检验资料分析,水量是平衡的。 7.2 水位~流量关系线检验 按高中低水位三种情况,表6列出了1997年部分时段根据日均尾水位查算率定后的“龚站尾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计算龚站出库流量的结果,表6未计算平均值。可见根据日均尾水位查算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3%。经统计关系点的离差和分布情况,已能满足水位~流量关系定线的规范要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