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基础管理 >> 维修管理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三相全数字移相触发电路
35kV三相户外隔离型负荷
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的
利用空载试验分析三相交
三相桥式交叉线路的环流
漏电保护器单相改三相浅
三相电源线不能分开穿钢
三相变四相电力变压器的
三相变四相电力变压器的
非正弦三相电路瞬时功率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三相二元件表在三相四线系统中的计量误差分析           
三相二元件表在三相四线系统中的计量误差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4 10:13:35
孙卫明 朱林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00

  华能汕头电厂装机容量2×33 MW,主变2×33 MW,投入商业运行以来上网电能计量设在主变220 kV侧。原来主变220 kV侧中性点不接地,计量方式采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发电机出口也采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计量(0.5级),厂用电电流互感器无计量绕组,因此厂用电计算方法为发电机出口电能减主变220 kV上网电能。运行数年来,厂用电能占发电机出口电能8%左右。1998年下半年,因系统运行的需要,一台主变由中性点不接地改为220 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不久发现厂用电能由8%上升至9%,中性线电流约为27 A,约占电流互感器额定值(2 000 A/1 A)的1%。经分析得出,在此情况下,使用三相二元件有功电能表计量电能,会产生附加误差。

1 误差分析
1.1 三相三线电路
  瞬时功率p3的表达式:
  p3=uL1-L2iL1+uL3-L2iL3.   (1)
式中 uL1-L2——L1相与L2相之间的线电压;
   uL3-L2——L3相与L2相之间的线电压;
   iL1,iL3——L1相、L3相的电流。
  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能正确计量电能。
1.2 三相四线电路
  若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计量,接线图如图1所示。负载消耗的瞬时功率p4
  p4=uL1iL1+uL2iL2+uL3iL3=
    uL1iL1+uL2(iN-iL1-iL3)+uL3iL3=
    (uL1-uL2)iL1+(uL3-uL2)iL3+uL2iN=
    uL1-L2iL1+uL3-L2iL3+uL2iN.       (2)
式中 uL1,uL2,uL3——三相绕组L1,L2,L3的相电压;
        iL2——L2相的电流;
        iN——中性点的电流。

17.gif (1829 字节)

图1 三相二元件电能表在三相四线电路中的计量接线图

  用二元件电能表测量四线电路电能的附加误差γ:
g18-1.gif (327 字节)g18-2.gif (1334 字节)

式中  UL1,UL2,UL3——三相绕组L1,L2,L3的相电压的有效值;
     IL1,IL2,IL3——三相绕组L1,L2,L3的电流有效值;
          IN——中性点电流有效值;
 φL1,φL2,φL3——uL1与iL1间、uL2与iL2间、uL3与iL3间及uL2与iN间的相位差。
  对式(3)进行如下讨论:
  a)当iN=0时,式(2)与式(1)相同,无线路附加误差。
  b)当iN≠0时,
1)设IL1=IL3=0,IL2≠0,则IL2=IN

g18-3.gif (1089 字节)

这时二元件表不会转动,电能完全被漏计。
  2)设IL1≠0,IL2=IL3=0,则IL1=IN

g18-4.gif (636 字节)

式中 ——uL2与iL1之间的相位差。
  当φL1>30°时,0≤cos φL1 <0.866,
cos =cos(120°-φL1)>0,则γ≤0。这时二元件电能表就会少计量。
  当φL1<30°时,cos φL1 >0.866,cos =cos(120°-φL1)<0,则γ≥0。这时二元件电能表就会多计量。
  当φL1=30°时,cos =cos(120°-30°)=0,γ=0。这时二元件电能表无附加误差。
  3)设IL1=IL2=0,IL3≠0,则IL3=IN,由式(3)得:

g18-5.gif (633 字节)

式中 ——uL2与iL3之间的相位差。
  当φL3=0~90°时,cos =cos(120°+φL3)<0,则γ≥0。这时总是多计电能。

2 模拟试验
  接线图如图2所示。参比的两只电能表实际误差之差不大于0.1%,运行8 h的电能记录见表1。

18.gif (8195 字节)

图2 模拟实验电路

表1 模拟实验数据

IL1/A IL2/A IL3/A W二元件/kWh W三元件/kWh γ/% λ=1 λ=0.8(感性) λ=1 λ=0.8(感性) λ=1 λ=0.8(感性) 5 4 4 6.00  4.90 5.77 4.85 +3.99 +1.03 4 5 4 7.45  3.98 8.01 4.21 -6.99 -5.46 4 4 5 5.49 18.20 5.23 17.83 +4.97 +2.08
  注:1.λ为功率因数;
    2.W二元件和W三元件分别为二元件表和三元件表的计量电能;
    3.g18-6.gif (537 字节)

  模拟实验数据说明:如果在三相四线电路中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计量,当L2相电流大于L1相或L3相电流,会出现负误差,即少计电量;当L1相或L3相电流大于L2相电流,会出现正误差,即多计电量。

3 改进措施
3.1 方案
  将三相二元件计费电能表改为三相三元件电能表;增加L2相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至电能表安装点。
3.2 电能表选型
  对几个供货商提供的文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考虑到计量点的重要性,最后选用质量较好的进口电能表,铭牌参数如下:
  型号 AINR三元件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
  规格 3×100/3(V),3×1(6)(A)
  精度等级 0.2S
  功能 有功、无功、需量、分时等
  制造厂 美国ABB公司
  该产品技术指标较高、功能齐备、价格合理。
3.3 安装步骤
  首先把新表临时接于主变二次回路,与原来使用的二元件电能表并列运行1 h,通过分别读取两表的累计脉冲数,初步证实二元件电能表的电量少于三元件电能表;用三相三元件电能表取代三相二元件电能表,正式安装妥善。
3.4 效果
  运行测量数据(见表2)说明,改进后运行1个月(11月)后所计的厂用电能比改进前(10月)少0.55%左右,为此厂方每年可减少损失500万元。

表2 运行测量数据

机组 发电机出口电能/GWh 220 kV侧上网电能
(三元件)/GWh
10月 11月 10月 11月 1号 163.01 172.36 148.37 158.31 2号  79.95  39.97  73.27  36.55 全厂 242.96 212.33 221.64 194.86 机组 厂用电能/GWh 厂用电率/% 10月 11月 10月 11月 1号 14.64 14.05 8.98 8.15 2号  6.68  3.42 8.35 8.56 全厂 21.32 17.46 8.78 8.23

4 类似例子
  1996年,东莞虎门电厂至东莞威远变电站110kV两个回路出现线损一正一负的怪现象。现场了解发现虎门电厂采用三元件电能表,威远站采用二元件电能表;系统为中性点有效接地,三相电流对称度较差。后来东莞供电局将威远站二元件表换为三元件表后,两侧计量及线损便一致合理。

5 结论
  在三相三线系统中,使用二元件电能表,不论负载是否平衡,能正确计量电能。但在三相四线系统中,用二元件电能表会产生线路附加误差;当中线电流大于0.01%的额定电流时,就应使用三元件电能表,才能正确计量电能。当线路电压越高,对地容性电流越大,由于不可能完全对称,中性点电流也可能回到变压器中点。因此应尽量使用三元件电能表,以减少附加误差。

 

参考文献
[1] 邱炳正.交流电度表错误接线百例解析[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0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