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基础管理 >> 维修管理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基建电厂信息化建设的模
基建阶段同步建设电厂信
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化
托克托电厂企业资产管理
华能大连电厂企业门户建
电厂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
大型火电厂基建期管理信
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利用生产实时数据强化发
沙角C电厂企业信息门户(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石门电厂检修体制的现状及演变           
石门电厂检修体制的现状及演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4 10:03:30
  1、检修体制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发供电设备均采用定期预防性试验和定期计划检修。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借鉴电力发达国家诊断性检修的经验,推进发电设备检修体制的改革,提高全国发电设备科学管理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我国开始提出并试行状态检修的设想,实施状态检修从整体上理解,就是围绕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和预见性、预控性,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从方方面面去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石门电厂是湖南电网的骨干电厂,一期工程两台300WM机组分别投产于1995、1996年。该厂目前实行的检修体制基本上仍是以故障检修、预防为主的检修体制,但这种检修体制已经逐渐显现出一些缺陷,不太能适应现代化设备运行和各种突发事故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检修的不科学性。传统检修是依据设备的制造质量、安装工艺、现场投运调试情况而预定一个检修周期,将其写入设备的检修规程并固定下来,由生产计划部门参照执行。传统检修虽然对设备状态不佳的设备进行了必要的维修,但对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的设备按部就班修理,这样势必造成有些发电机组越修越坏或良好设备一修便故障增加的现象,缺乏科学性。   (2)检修的不经济性。传统检修一方面致使有些状况较好的设备到期必须修理,增加设备检修费用,同时又加速了设备的磨损,甚至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少数状态不好的设备因检修周期示到而得不到及时检修,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甚至到发生事故后才抢修,增加了经济损失。   (3) 检修的不确定性。一些缺陷较多的机组往往不能适应由管理部门统一制定的计划检修安排,运行不到下一个检修时间就必须强迫储运,进行事故性检修,导致临时性检修频繁,实际上使检修的计划性削弱了,检修的不可确定性增加了。   2、传统检修向状态检修的演变     状态检修是在设备状态监测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监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的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而非传统的以设备使用时间为依据,通过先进的状态监测技术手段,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故障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根据诊断结果在机组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将在发生之前进行检修。由于科学地提高了机组的可用率和明确了检修目标,这种检修是耗费最低的检修体制。它为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全性能、优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状态检修已被证明是能为火电厂节省大量费用的有效检修体制。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