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基础管理 >> 前期管理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检查调整怠速转速和一氧化碳含量
 燃料系统的检查与清洁
 切莫就车清除活塞顶部积炭
 巧除发动机排气管中的积炭
 电喷发动机夏天也必须使用优质冷
 发动机点火系工作质量评定和故障
 发动机的外部护理
 旋流式空气滤清器的结构与使用
 火花塞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夏利轿车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维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我国600 MW级机组燃煤锅
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化
投资百亿元的第三方容灾
浅谈我国火电厂水务管理
欧洲风电发展现状以及对
我国“电梯综合症”的防
我国塔式起重机常见事故
我国现行塔式起重机的安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的差距
我国特种设备法规体系与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我国第三代核反应堆安全壳完成结构模型试验           
我国第三代核反应堆安全壳完成结构模型试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3 14:38:56
近日,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大型结构实验室,我国第三代核反应堆安全壳完成了结构模型动态抗震试验。承担该项目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王明弹说,动态试验的完成标志着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反应堆安全壳完成设计分析和试验工作,即将应用于我国自主开发的百万千万瓦核电厂工程中。
王明弹介绍,安全壳是核电站中极其重要的安全设施和标志性建筑,它既是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的围护结构,又是防止核泄漏事故发生时放射性物质向外扩散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因此,它的设计必须能够有效承受设计基准事故压力,并保持良好的密闭性,能够将放射性物质的散逸限制在容许水平内,确保核电站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生命安全。据悉,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反应堆内的放射物质大量外泄,周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造成了核电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事故,原因之一就是该核电站没有安全壳。我国的核电站反应堆均有安全壳,但在切尔诺贝利事件后,我国国家核安全局要求加强核反应堆安全壳的设计。
王明弹说,我国在核电厂设计建造方面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在反应堆安全设计方面就坚持走自主化的道路,成功设计建造了秦山、巴基斯坦等核电厂的反应堆安全壳,获得了大量研究和建造经验。为适应新一代国产百万千万级商用核电厂的设计建设需求,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从“九五”期间开始,联合国内著名科研机构,研制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即第三代安全壳。
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我国成功研制第二代安全壳的基础上适应国家核电发展的总体规划,保持国家在核电站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国家化设计的优势,设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三代预应力安全壳,满足100万千瓦级商用核电厂要求。作为项目的承担者,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负责第三代安全壳的总体设计、理论分析和建造程序等,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承担了该项目模型的建造和静态试验;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负责了项目的部分理论分析和动态结构试验。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钱稼茹教授是动态试验的负责人,他说,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验证安全壳在规定标准地震情况下的安全,为完成第三代安全壳技术系统集成提供模型结构抗震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安全壳符合规定地震水平要求,而且在相当于1.5倍标准设计地震水平情况下,结构也是安全的,说明这种预应力安全壳结构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王明弹认为,该项目的研制充分体现了国内设计、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协作精神,第三代核反应堆安全壳的成功设计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