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维修 >> 理论方法 >> 热喷涂与喷焊 >> 文章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进口卧式加工中心CINCIN
C1540立式车床的电气控制
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方法
常用不锈钢焊接方法
立式车床的SINUMERIK802
CW6163车床扩大加工范围
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标准
车身焊接与激光焊接
怎样的波峰焊接是标准工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vAOF双向保护抽油泵喷涂         ★★★
vAOF双向保护抽油泵喷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上搜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7 12:59:00
有杆泵采油是机械采油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目前,随着油田进入开发的中后期,油井的供液能力变差,泵挂深度逐年加深,井下管柱更为复杂,管杆偏磨严重,产出液腐蚀性增强,矿化度提高、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同时存在;此外,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含水量的增大造成井液润滑性降低,摩擦系数增大;地层原油含蜡量比例不断上升,油稠导致摩擦阻力增大,工作负荷加重。这些都加剧了有杆抽油泵的失效。抽油泵的失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磨损:泵筒与柱塞是抽油泵的两个核心部件,构成移动摩擦副,摩擦副间的正常磨损是不可避免的。

  砂磨砂埋砂卡:日趋严重的地层出砂导致柱塞和泵筒摩擦副产生非正常的磨粒性磨损及拉伤划伤;大量砂粒聚集会将固定阀填埋,造成砂埋和砂卡。

  腐蚀:井液中的强腐蚀介质会对抽油泵各个部件造成严重的腐蚀破坏作用,严重者柱塞穿孔,柱塞镀铬层大片脱落。

  以上各种失效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使检泵周期缩短。在这些失效形式中,抽油泵70%的故障来源于泵筒和柱塞之间的磨损破坏。因此,解决抽油泵失效问题的主要思路是提高泵筒和柱塞摩擦副的耐磨性。

  一般情况下,提高一个工件表面耐磨性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表面处理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但是这势必对摩擦副造成更大的磨损破坏而顾此失彼,导致无法从整体上提高摩擦副的使用寿命。

  针对以上情况,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研制成AOF双向保护抽油泵,这种泵通过优化匹配,将具有双向保护作用的合金材料喷涂于柱塞表面,在提高柱塞表面耐磨性的同时,有效减小对泵筒内表面的磨损,从而提高摩擦副的整体寿命。

  这种合金材料主要成分包括铬和镍,这两种元素同时存在并配合重熔工艺可以得到微晶单相奥氏体,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铬元素在重熔后在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富集了铬的致密钝化膜,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腐蚀性能;合金材料中适量的硅、硼等非金属元素与镍、铬形成坚硬的硅化物和硼化物,这些硬质点弥散在软的镍铬基体上,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整体上提高涂层的硬度,也提高了涂层抗磨损的性能。此外,涂层中还含具有减摩元素,这种减摩元素在柱塞与泵筒的摩擦过程中发生转移,在泵筒内表面上形成均匀分布的片状减磨元素,起到固体润滑降低摩擦系数和保护泵筒的作用。

  利用新材料技术从整体上提高抽油泵的耐磨性,同时较少的结构改变保证了AOF双向保护泵的整体结构和规格与普通抽油泵的一致,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AOF双向保护泵将替代普通抽油泵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为提高油田开发技术水平的一件利器。

文章录入:设备管理    责任编辑:设备管理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