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欢迎您阅读第二期“维护在中国”电子资讯通讯。我很高兴上个月Siveco中国发送的资讯通讯获得了读者们很好的反响。我们总计向70多位订阅读者(主要是Siveco的客户)发送了邮件,累计访问量达210余次(根据网站反馈信息)。在此,我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能参与进来,和我们一起把“维护在中国”电子资讯通讯做得更好!
通过与Stefan·Sack先生(福伊特上海CEO)在欧盟商会共同发起的“工业维护论坛”,以及直接通过咨询合同帮助资产所有者选择维护服务供应商或辅助他们实施相关维护合同的工作中,我意识到自己近期与各类维护外包商接触颇多。在本期的序言中,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本人对于不断发展的中国维护外包服务市场的几点想法:
究竟在过去12年中,中国维护外包服务市场到底经历了哪些变化?(12年为我本人的基准,即12年前我投身于中国的维护事业)
—
首先,工厂所有者很难找到合适的服务供应商,供应商也仍旧难以通过合同获得合理的利润从而发展他们的业务。这两个棘手的问题不仅在“欧盟商会”的“工业维护论坛”中提出,也在其他的我们与“欧盟商会(南京)”以及“法商会”在各地发起的会议中反复提及。而在Siveco参与的项目中,一些服务供应商甚至对投标都已经失去了兴趣。就此而言,中国维护外包市场的供需情况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
其次,供应商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反映了客户只关注于如何降低其直接维护成本(要知道,在中国这些直接成本已经很低,很显然客户关注的角度有所偏差),或对于供应商更多的“控诉”是,客户根本不知道服务供应商究竟能通过哪些工作来帮助他们减少损失(一般来说间接损失时直接成本的10倍)。因此,这样的局面更加加剧了本土供应商之间的恶性低价竞争。而跨国供应商也纷纷效仿,采取相同的方法,抱着“赔钱也要买到一个客户”的心态,以低价作为敲门砖来叩开中国市场的大门(这些企业通常侥幸地认为将来的客户会较高的价格购买其更多服务)。
—
然后,正如业主方自身面临的问题一样,服务供应商也在努力设法为客户建立标准的管理体系,并寻找合格的技术人力资源。而这显然不利于他们对潜在客户解释(或展示)其是如何为客户提供更高附加值服务的。而这个并不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问题显然已成为了供应商们关注的焦点。不单单在维护领域,实则我们的产业融合了多种学科,如何运用好的方法并具备纵观“大局”的视野才是中国维护市场现在所真正缺乏的东西。
—
最后,中国维护市场的成长明显,但幅度不大。就其潜力而言,现在的市场规模仍然非常小(我没有准确的数字来证明这一观点,但相对于法国、英国和德国来说,我觉得中国的维护外包市场还是小于前者)。但我们观察到,一些特殊行业正在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如物业管理行业或楼宇维护需求,以及重型流程制造业中(造纸、钢铁行业)的公共事业项目。而已经过去的金融危机恰恰又加速了维护市场的发展,企业纷纷意识到维护对于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性。此外,我还认为具有特殊性的公共基础事业也将会成为未来维护市场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根据上述现象,我们都能采取哪些行动呢?其实许多供应商都认为,最初可以利用低成本以及低附加值的服务来开拓市场。随后,待其客户的观念成熟后,通过提供各种的服务使自身能获取更多的利润。这也正是我在这个市场中所观察到的,众多供应商都采用的一种策略。而另一些供应商则只局限于发展一些重要客户,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希望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建立起一个优质的客户群。而现阶段,对于外包服务的投资幅度构成了市场发展的一道壁垒。无论如何,我都不认为中国维护外包服务市场的“成熟化”就是达到那些所谓的那种“西方式体系”。就如我们在维护人员培养机制上的不完善。从理念和教育体制来说,中国与西方先进体系的差距在十年以上。因此,中国维护市场的发展必须遵循自己的模式,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抄袭那些所谓的成功的西方式经验。
此时,Siveco另辟蹊径,创建了一套不同于“西方维护体系”的独特定位:即不是纯粹的项目实施顾问(虽然我们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在了项目实施上),也不是服务供应商(因为我们无法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去执行维护工作),并且,我们也非真正意义上的CMMS供应商(在中国,CMMS供应商都非常失败)。显然,我们的定位与集团公司截然不同。所以,Siveco中国的自我定位是:我们是根据资产所有者和服务供应商的切身需求来辅助他们进行工作的人,是集成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项目,并提供“专业维护知识”和“维护方法”的价值链的组成部分。就如我们的客户所说的,我们是“维护管理助理”,是在西方维护体系中根本不存在的一个角色。因此,我们自嘲自己是那些奇特怪异,但却非常可爱的,仅只有中国才有珍稀动物,就像大熊猫和海宝一样。
顺祝商祺!
浦乐诺 总经理 Siveco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