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AHMA型液压弹簧机构(以下简称液压机构)具有操作功能大、可靠、持久,噪音低等诸多优点,在国内获得了广泛应用。许多已运行十几年以上,大部分仍在可靠运行,但有一些经过长年的运行,存在打压频繁,外渗漏油等现象这主要是由其本身的结构和运行方式造成的。 2 漏油 这是液压机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最常见的一种故障。检查发现漏油集中在两个部位,一是油泵区,二是储能提升杆在储油桶处的密封。油泵区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标名密封圈处是最容易发生漏油的地方,按照一般的规律,静止的密封较动密封不易发生泄露,但此处是一例外,实际上,此处解体后也证明这一点,这是什么原因呢?如图2所示,围绕转轴有一弹簧紧固着胶圈,但胶圈是通过侧面涂瞬干胶固定在油泵室密封盖上,由于电机经常带动油泵储能,这样当电机带动传动杆时,总会有旋转的力作用于胶圈上,时间久了就会使胶圈松动,当胶圈松动时,就会有油从缝隙中缓慢渗漏。 储能提升杆在储油桶的密封处漏油是由于密封圈的磨损和胶圈的老化其结构如图3所示。在机构的日常运行中,每隔一段时间电机就要打压一次,当打压的时候,储能提升杆就要摩擦密封圈,这种摩擦会一点点的积累起来。此处漏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胶圈的老化,由于材质问题,胶圈的弹性会越来越低,当胶圈的弹性变低的时候在挤压的情况下其就会发生永久变形,这种变化达到临界点时,就会开始缓慢的漏油,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3 打压频繁 由于是通过密封圈阻止高压油向低压区渗漏,刚开始投运的时候渗漏非常的缓慢甚至二十多天打一次压都是正常的,但由于从电机停泵到再次启动,形成拉杆只是移动2mm,这样高压活塞就会在高压缸体内在上下2mm的距离内来回磨损(如图4所示),同时摩擦着活塞上的密封圈和缸体这种摩擦就会加大渗漏,而且密封圈内层的辅助密封胶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高压油的挤压下会发生老化、变形。 在个别情况下,有些运行的液压机构,在储能的
时候,只能储一点能,然后虽然电机在转,但弹簧根本不储能,如果停一段时间,还可以再储一点能量,这往往是由于油太脏造成的。电机启动油泵从低压油区向高压油区泵油,由于高压活塞等部位存在着摩擦,时间一长,油中就有可能生成杂质,而低压油缸内的油向油泵区流动的时候,就会经过油纸过滤器,当油中的杂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把过滤器完全堵住,只能缓慢地向油泵室渗漏这样就会发生仅能储一点能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更换过滤器和液压油,将新油重新注入。新油注入后,需静置一段时间,待油中的气泡析出就可以启动电机储能。如果静置一段时间还不能打压,需按动分合闸阀,将可能的气泡完全放出,就可以启动电机进行打压。 液压机构长时间运行后还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打压时间很长,当停止打压时,卸压很快。如果关闭电机,压力很快降到零。这种情况是由于卸压阀处有一逆止阀,密封靠球型钢珠。该逆止阀是顺时针紧固在基体上的,机构运行时,当打压停止,内部的高压建立时,如果卸压,卸压顶针需反时针转动才能往里行进,从而顶开逆止球阀,由于逆止阀是顺时针紧固的,当拧动卸压顶针时,在里面高压油和顶针的双重挤压下,逆止阀就有松动的趋势,随着卸压次数的增加,逆止阀就会越来越松。逆止阀的松动会导致打压时间的延长。严重的时候,卸压阀会完全松动下来,这时打压时间会很长而卸压会很快。卸压阀的结构和受力情况可以参考图5。 液压弹簧机构在极个别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先发闭锁信号、后发报警信号这在逻辑上是错误的。这种现象是怎样出现的?液压机构是非常精密的设备,正常情况下,油压降低时,从发生报警信号到相应的闭锁信号,行程拉杆的移动只有05-1mm的距离,液压机构的行程拉杆带动表面有约35mm的凸凹起伏的夹板移动时(夹板表面有8道凸凹起伏的轨道,每个轨道的凸起点位置不同),夹板的凸凹处会触动配套的带有小轮的接点开关打开或闭合,具体的关系是当油压降低到小轮落下到相应的接点导通发出报警信号,当油压再降,相应的闭锁小轮顶起接点,该接点断开,发出闭锁信号。从小轮被顶起接点断开到小轮再次落下,小轮需降落约2mm的距离。这样如果夹板离小轮的距离过近,就会发生报警小轮还未降落到接点接通,而闭锁小轮已将闭锁接点断开。
在允许的电压波动范围内,供电电压高,储能时间短,供电电压低,储能时间长。液压机构是利用高压油的流动来推动活塞杆传动,这样储满能后,无论合闸操作或分闸操作电机都会马上驱动油泵进行打压,由于该机构储满能后可以进行分合分、合分、合闸、分闸等各种操作。这样不同的操作电机储能时间就会不同。具体的关系可以参考的图6(以AHMA8.1型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