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该机床的电气图纸得知,进入机床的压缩空气压力是由一只压力开关(地址是X2.3)进行检测的,当压力在机床允许的范围内时(0.4-0.6MPa),压力开关的触点闭合,状态为" 1”;当压力低于0.4MPa时,压力开关的触点便断开,状态为“0”,该状态输入到PMC中进行逻辑判定处理后,认为不能满足机床正常运行,便在屏幕上报出错误代码和报警信息。
![](/Article/UploadFiles/200905/20090505151214361.jpg)
至此,就可以按下机床面板上的故障复位按钮,然后执行中间程序启动,继续进行加工,并随时对进入机床的压缩空气压力进行检查和调整,防止类似的故障再次发生。
2)系统报警—351、350、414、749号报警
一台卧式加工中心,在自动运行加工的过程中,突然停止动作,并进入了急停状态。以下是故障的判定和排除过程。
![](/Article/UploadFiles/200905/20090505151217598.jpg)
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的报警,真把人搞糊涂了,以下就化繁为简,逐一地加以说明和解释。
350,351,414,749号报警属于系统报警,FANUC为数控系统对应地编写了相关的维修说明书。因此,可以查阅BEIJING-FANUC 0i-A维修说明书(编号是B -63505C/O1)掌握报警的详细说明和对策。
根据报警信息屏幕显示的内容,对照BEIJING-FANUC 0i-A维修说明书:
1)信息: 350 SPC报警信号:X轴PLUSE CODER
350 SPC报警信号:Y轴PLUSE CODER
内容:这是串行脉冲编码器(SPC)的报警。X Y轴的串行脉冲编码器故障。有以下的原因可引起此报警,串行编码器的硬件出现异常、用于保持绝对位置坐标电池的电压过低、反馈电缆出现异常、A/D转换时数字伺服电流异常、伺服放大器的电磁接触器的触点溶化粘连、串行编码器LED异常、因反馈电缆异常引起反馈错误。
2)信息 351 SPC报警信号:X轴交通
351 SPC报警信号:Y轴交通
351 SPC报警信号:z轴交通
351 SPC报警信号:B轴交通
内容:这也是串行脉冲编码器(SPC)的报警。X Y Z B轴的串行脉冲编码器通信错误。有以下原因可引起此报警,串行脉冲编码器的通信异常、通信没有应答、传送数据有误、数字伺服侧参数设定不正确。
3)信息:749 S-SPINDLE LSI ERROR
内容:这是关于串行主轴的报警。当接通电源后,在系统启动中或在运行过程中,主轴发生了串行通信错误时的报警。有以下原因可引起此报警:光缆接触不良、脱落或断线,主CPU板不良,主轴放大器印制电路板不良。
根据以上的报警信息和报警内容分析,是串行脉冲编码器(SPC )和串行主轴的通信方面同时出现了问题,这样看来也太巧合了吧?有点不大可能,四个伺服轴的串行脉冲编码器与串行主轴伺服模块同时出现了故障。
于是,打开控制电柜查看一下数控系统各模块的情况,发现数控系统的电源模块、主轴模块、伺服轴模块都没有电源指示。原来是控制它们的一个空气开关跳闸了。至此,导致本次报警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这个空气开关跳闸所引起的,因此,要排除此故障,就要找出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再详细地研究了一遍电路图,如图所示。
![](/Article/UploadFiles/200905/20090505151217571.gif)
在图中,可以看到,该空气开关是伺服模块控制部分和主轴冷却风扇电动机作过载、短路保护的。使用万用表检查空气开关后的电气回路是否有过载、短路的故障存在,检查发现主轴冷却风扇电动机有一相的电线对地短路,便认真检查主轴冷却风扇电动机至电柜之间的连接电线是否有问题,这时发现护套管的一个端头松动,而且该端头把电线的绝缘层磨损,在加工过程中各伺服轴的快速移动所带来的冲击,使各护套管的固定端头慢慢地松动,造成了本次故障的发生。于是,对电线绝缘磨损的地方重新做了绝缘处理,可靠地紧固好护套管的端头,并对其他的护套管的固定端头和其中电线进行了检查,并把这项检查加入到设备的定期检查表中,彻底杜绝同类型故障的再次发生。作了以上处理后,进行试运行无问题后,重新投入了加工生产,至此,故障排除。
总结本次故障,虽然在报警信号信息屏幕上所显示的是系统报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数控系统出现问题了,但不是绝对都是这样的,这个故障就是一个例外,这实质上是一个外围故障。因此,在进行故障判定的时候,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一个全盘的考虑,去伪存真,才能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维修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