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维修 >> 维修案例 >> 电力维配 >> 文章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农网建设与改造配电线路
集中控制中心的建设与应
电网建设与改造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建设
建设坚强电网是实现我国
九三局电网调度自动化的
巨鹿县电力局MIS系统建设
线损统计管理系统的建设
线损统计管理系统的建设
配电GIS户外数据采集系统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建设坚强电网是实现我国能源战略的重大举措(2)           
建设坚强电网是实现我国能源战略的重大举措(2)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6 19:46:02
(四)  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  

    第一、建设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是验证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考核特高压设备的唯一途径  

    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充电功率大、潜供电流大、绝缘配合要求高、线路长度和两端电网特性对特高压设备的工作条件影响大等特点,需要采取装设大容量高压电抗器(或可控电抗器)及其中性点小电抗、高性能避雷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等措施,必要时还需优化设计线路方案和系统接线方式。仅通过实验室试验或建设短距离试验线段已无法对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考核特高压设备进行全面验证和考核,前苏联为此建设了全长900公里1150 千伏特高压试验工程,包括三个变电站和两条线路。  

    只有建设试验示范工程,通过全电压和大功率的工程运行,才能充分反映特高压输电的技术特点,使特高压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技术特性得到全面试验验证。国家电网公司以“考核设备、验证性能、试验成功、商业运行”为目的,开展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研究,改工程既是高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又是我国输变电重大装备自主化、国产化的示范。 

    第二,晋东南~南阳~荆门试验示范工程符合特高压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发展目标  

    晋东南~南阳~荆门输变电工程符合我国能源流向,建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系统、设备考核和完善,完全有条件转入商业化运行,成为我国能源流通的一条重要通道,并可强化南北联网,有利于华北和华中的水火调剂、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下一步还须向北延伸到“三西”煤电基地,向南延伸至武汉,充分发挥交流特高压在1000一2000公里合理的输电距离内大容量、低损耗输电的基本功能,推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第三,晋东南~南阳~荆门输变电工程系统条件较为合理  

    晋东南~南阳~荆门试验示范工程属于网对网送电工程。网对网送电一方面避免了特高压与500千伏的电磁环网,便于线路潮流的调整,便于全网组织电源,进行全电压、大功率的试验,考核设备的绝缘性能,验证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承受大电流的能力;另一方面不影响已有电源的正常送出,电网的适应性较强。  

    第四,晋东南~南阳~荆门输变电工程有利于进行系统和设备的全面考核  

    我国建设特高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大水电基地和大煤电基地电力送出问题,综合考虑未来特高压输电系统发展需求和现在国内特高压设备的研制能力,建设晋东南~南阳~荆门输变电工程可以全面考核特高压电网技术和设备。  

    该工程的线路长度可充分检验过电压和无功补偿等关键技术,工程方案中既有变电站,又有开关站,有利于充分积累建设经验。通过该工程可对未来特高压工程所需采用的特高压设备如线路、变压器、高压电抗器、断路器、GIS设备、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绝缘子等设备在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甩负荷过电压、短路电流、投切低压电容器、投切低压电抗器和投切空载线路等条件下进行全面的考核。  

    第五,晋东南~南阳~荆门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  

    晋东南~南阳~荆门输变电工程包含晋东南、荆门2座1000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南阳1000千伏开关站;晋东南~南阳~荆门l000千伏输电线路,长度约670公里。工程总投资约60亿元。  

    特高压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国家发改委、电监会的关心重视和积极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目前针对试验示范工程的无功平衡配置、工频和操作过电压限制措施、潜供电流、绝缘配合、电磁环境影响等多项研究均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工程可研也于6月底顺利完成,预初步设计正在抓紧进行中,试验示范工程正在按“年底前开工”的目标积极推进。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根据特高压建设的需要,建设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和贯彻科学论证、示范先行,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的指导方针。对每个战略问题和每个技术细节都进行充分论证,通过试验示范工程进一步考核特高压电网及设备的性能,积累特高压技术研究、设备制造、电网运行与控制方面的经验。特高压输电技术关系到我国未来电网的发展,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才能够推动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才能够取得电网建设和运行的主动权,才能够全面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将根据试验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按照国家能源发展和电力负荷增长的要求,适时快速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进程,全面建立坚强国家电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提高现有电网输送能力  

    国家电网公司在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同时,积极提高现有电网输送能力,通过对现有电网的技术改造,实施电网技术升级,把建设特高压电网和对现有电网的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中国电网技术装备进步的两个轮子,相互协调、同时推进,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一)  实施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的紧迫性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需求高速增长,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在全国发电量比2003年增长14.8%的情况下,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除辽宁、吉林、黑龙江及新疆外,其余14个省级电网都发生了因供需不平衡造成的拉闸限电,最大电力缺口达到3000万千瓦,供电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电力供需紧张形势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形势依然严峻。华东、华北等地区夏季高峰时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其它地区虽然供需基本平衡,但局部地区和部分时段仍会出现供电紧张局面。煤炭供应、来水、气候、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将成为影响电力供需的主要因素。  

    大电网是调剂电力余缺最有效的途径,我国地域辽阔,时差、季节差十分明显,加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区的电力负荷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欠电网在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
 
    但在全国电网互联初期,跨大区之间500千伏交流弱联系带来的动态稳定、低频振荡等问题十分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送不出,落不下,交换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也是500 千伏线路送电能力引起多方关注的主要原因。  

    面对今年严峻供电紧张局面和电网薄弱的状况,公司在总结去年迎峰度夏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充分发掘现有输电能力,在现有电网中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高现有线路的输送能力,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优化电网调度,努力加大跨省、跨区电力电量交换力度,最大限度增加跨省、跨区送电规模,是近期缓解供电紧张局面,满足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用电需求有效的途径。因此,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  提高电网输电能力的步骤  

    针对电网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已确定的规划项目投产计划,分四个层次开展工作:一是重点分析跨区互联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安排互联电网运行方式,采取技术措施,提高区域电网之间交换容量;二是在明确区域电网边界条件的基础上,逐一细化分析区域、省(市)电网内部主网架受限情况,采取技术措施,打通网内省内输电瓶颈;三是分析各级配电网络运行情况,实施技术改造,消除“卡脖子”现象;四是根据负荷增长、电网发展和电源投产情况开展分年度滚动分析。通过综合评估电网安全分析的结果,研究各项措施的可行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制定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和送电能力的措施,为电网建设改造和运行提供指导意见。  

    (三)  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  

    今年3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以解决跨区电网输送“瓶颈”为突破口的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  

    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采用了控制技术、交流输电技术、仿真技术、设备改造和机网协调等五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应用负荷建模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改进仿真负荷模型;优化跨区联网结构,采用灵活联网方式;更换大截面导线,扩大送电断面容量;加装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和机组PSS,提高电网稳定水平;应用串补、静补技术,改善电网联系薄弱和电压支撑问题;全面开展励磁建模,充分发挥发电机组应有的调节作用。如此集中采用多种技术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在以往电网运行工作中是少有的。  

    实施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使东北一华北一华中三大区域电网电力交换能力显著增强,黑龙江火电基地的火电和川渝水电基地的水电外送通道得到疏导,外送能力增强;华北、华中电网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华东、山东电网负荷中心受入能力增强;跨省、跨区水火互剂,余缺互补能力得到提高。 

    7月1日,经过4个月的精心组织,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全部完成,各电压等级总计提高输送能力1970万千瓦,其中跨区和部分区域500 千+伏电网送出电力电量的输送能力提高了140万千瓦,同比增长15%。2006年将再提高140万千瓦以上,同比增长13%;  2005一2006年两年,跨区、跨省联络线路和网内重要送电线路将增供电量50一60亿千瓦时,两年减少因拉闸限电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10亿元,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实施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国家电网公司将把它长期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今后,公司将不断总结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作经验,持续实施技术改造,在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基础上,实施第二次、第三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不断提高电网输送能力,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四、加强重点城市电网建设  

    电网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电网安全和电力有序供应,特别是确保重点城市和重点地区城乡的安全可靠用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   加快发展是解决城市电网突出问题的根本出路  

    1998年至2002年,通过大规模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有效提高了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电网装备和技术水平有了一定改善。近两年,各网省公司克服困难,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了一批急需的城网建设改造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各地经济和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城市电网发展仍面临突出问题:  

    一是长期投入不足,发展滞后。  

    特别是近几年,电源建设和投产规模增加较快,电网滞后矛盾更加突出。据初步统计,我国“九五”期间和“十五”前四年电网投资占电力工业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25.7%、34.7%,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城市电网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导致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一些城市电网刚刚建设和改造不久,很快又出现新的供电“卡脖子”现象。  

    二是电网结构薄弱,安全风险大。  

    大多数城市电网处于负荷中心,与主网的联系薄弱,受电方向单一,受电集中,一旦失去外送电源,将严重威胁电网安全。 

    城市电网无功补偿容量不足,负荷中心的电压支撑不够。配电网中仍然存在大量单电源供电现象。电网结构不合理,不能实现分区、分片供电,电磁环网问题突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是装备水平较低,供电可靠性差。  

    城市配电网一直缺乏合理的投资机制和资金来源,设备老化严重,得不到及时更新改造。如东北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220千伏和66千伏电网仍有日伪时期线路43条,总长度约1000公里,北京电网还有解放前的设备,四分之一的线路运行时间超过25年,个别设备甚至超过50年。许多地区高峰时段设备重载情况较为严重,部份设备过载运行。由于城市用电负荷快速增长,有些设备的容载比已经低于设计导则规定的下限,送受电能力严重不足。同时,部分配网二次设备自动化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制约电网安全运行。  

    四是城网建设和运行环境不宽松。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前期工作困难加大,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电网发展的重要因素。电网运行受外力破坏现象严重,据统计,外力破坏引发的事故占输电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  加快城市电网发展是建设坚强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网坚强是实现公司“一强三优”发展目标的物质基础。当前,要着力解决特高压电网和城市电网“两头”薄弱的问题。特高压电网主要解决的是大规模、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城市电网主要解决的是电力送得进、落得下、供得上的问题。  

    城市电网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离不开坚强的城市电网。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的同时,加快城市电网的发展,特别是加快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和其他重点城市电网的发展,全面强化电网安全的物质基础。  

    我们将与社会各界携手努力,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把国家电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电网,把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成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节约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