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润滑密封 >> 润滑知识 >> 润滑油脂 >> 文章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维修机械用泵的密封
浅议泵用机械密封泄漏点
浅谈固液两相流泵机械密
新材料解决汽车发动机密
中压给泵轴承温度分类
聚四氟乙烯衬里泵阀及自
机械密封材料的性能要求
什么是动密封和静密封
气体润滑不接触式机械密
如何选购和使用密封件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润滑脂的安定性对滚动轴承至关重要           ★★★
润滑脂的安定性对滚动轴承至关重要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上搜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8 19:56:08
对滚动轴承来说,润滑脂的安定性和下面将要谈到的成渠性非常重要,为了补充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和下面将要谈到的成渠性非常重要,为发补弃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和成渠性,以及克服离心力的作用,一般推荐选用稠度较大的3号润滑脂,而不是稠度较小的润滑脂。与此相反,为了降低轴承的转乱世、尤其是启动转乱世,对一般转速不太高的轴承来说,倒是尽可能选用低稠度润滑脂为宜。

      脂的塑性粘度问题大于基础油的粘度,而润滑脂膜具有明显弹性,因此它的抗负荷能力大于基础油。只要基础油的粘度适当,润滑脂的抗负荷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在边界润滑或极压润滑条件下,主要是依靠添加剂来提高抗磨性和极压性能,满足润滑条件的要求。

      正确地使用润滑脂,必须知道脂在轴承中的运动情况。填充在滚动轴承里的润滑脂的运动,随着轴承的旋转,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在一般情况下,轴承里的润滑脂填充量,总是超过了直接参与润滑的实际需要量,在轴承盍的初期阶段,大部分润滑脂很快(不到一分钟)就被挤出滚道,而堆积在保持架上和轴承护盖的空腔之中,并在滚动体外围形成一个轮廓。在此过程吕,由于多余润滑脂的阻力,轴承温度很快上升。虽然大部分多余的润滑脂在运转初期即被挤出,而且挤在滚道附件的润滑脂也仍有可能被转动着滚动体带进滚道之间。这些润滑脂在随着轴承转动体循环的同时,陆续少量地被排出。这时轴承汶度仍然继续上升,直到多余的润滑脂全被排出为止, 可称为润滑脂的走合阶段,根据轴承结构中润滑脂质量、填充量等因素,这段时间可能持续十几分钟,甚至几小时。

     余下的润滑脂完全被排出之后,剩下的少量润滑脂在滚动体、滚道、保持架的相互接触面上,籍尖劈作用形成薄薄一层润滑脂膜,从而进入轴承的正常盍阶段。这时温度逐渐下降并达到平衡状态。也就是说,长期的润滑作用,主要是依靠这层润滑脂膜来承担。此外,在轴承的长期运转过程中,滚动体和滚道近旁的轮廓上以及保持架上的润滑脂要萎缩而分出一部分基础油,流进滚道之间后,对润滑也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不同的润滑脂在轴承中形成轮廓的通车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形成轮廓比较挺拟稿,走合时间短,在长期的运转中轴承温度低,而且平稳,这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润滑脂,所以对润滑脂的成渠性尤其重要。

      有些所谓涡流型润滑脂则不然,不易形成轮廓,即使形成轮廓也容易塌陷,这时反复回到滚道里的多余润滑脂长期处于被强列搅拌的状况,轴承的转矩大,温度高,而且不平衡,还可能产生噪音,润滑脂也容易变质和流失。

文章录入:设备管理    责任编辑:设备管理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