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管理技术 >> 网络计划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襄城:加强电力信息建设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
OA系统就是OK——陕西省
湖北襄城供电公司:加强
AIPN系统在某省电力系统
ATM技术在电力调度数据网
电力系统在线监测控制及
电力企业配网GIS系统的设
串口传输方式在电力信息
发展电力信息化的三个观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中国电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电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4 17:36:03

    今天,参加浙江省电力物资公司组织召开的“电子签名法在招投标系统应用研讨会”,感到十分高兴。这既是一次研讨会,也是一次经验交流会;不仅是浙江电力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一次演示会,也是推动全行业电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一次倡议会。根据浙江电力物资公司的邀请和会议的希望要求,我把全行业电力物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 电力物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电力物资企业相比其它电力部门稍有滞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发展到今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

    这一阶段,称为起步阶段,主要特征是:对计算机的功能与作用开始认识,由上至下开始配备使用计算机,当时所配备的计算机没有统一型号,档次参差不齐,价格居高不下,应用的领域应该很窄。

    第二阶段称为腾飞阶段,时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

    这一时期计算机的配备开发应用得到了空前广泛快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硬件方面:选用的计算机大多为IBM型,档次为286的居多。同时,局域网开始显示特有的作用。资源共享提到了议事日程。
    2、 计算机知识普及得到高度重视,在各高等院校都普遍设置了计算机专业。在一般中等学校计算机知识也成为必修课程。当时的水电部物资局在江苏常熟建立了物资专业培训基地,每年至少举办两期计算机培训班。培训内容从微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的维护和防病毒等。
    3、 软件方面:系统软件从DOS操作系统发展到Windos95,汉字操作出现了word⒍0版本,WPS字处理,表格处理也由word制表、Excel制表代替了手工制表。
     这一时期电力物资企业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得到了超常发展。原来仅有的财务软件不再是软件“骄子”。应用于电力物资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应运而生。计算机物资应用软件涵盖了物资计划、采购、合同、出入库统计汇总、财务核对、业务的全部流程。在管理方面,全部应用MIS系统。应该说20世纪90年代电力行业包括电力物资信息化建设迎来了腾飞的机遇。许多单位包括浙江电力物资公司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
     与此同时,系统内外许多软件公司争先恐后进入电力行业,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进行了辛勤的播种,如:广州健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远方软件有限公司、福建馨基软件有限公司均属于进入电力物资企业信息化建设较早的IT公司,并为电力物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积极努力。
    电力物资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电力物资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进步,也取得了经营管理方面的实效。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如:东北电力物资总公司、山东电力物资公司、河南电力物资公司、广东电力物资公司、陕西电力物资公司等。

     第三阶段 21世纪的这五年,称为做大、做强、做优阶段

    这一阶段电力物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了与时俱进,做大、做强、做优的特点:
    做大:从单一的软件向集成化、系统化、网络化共享化转变;
    做强:从单项功能向多功能全方位服务转变;
    做优:从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更优秀转变。
    目前,应用软件不仅涵盖物资工作全过程,已经实现了网上招投标和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当前电力物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可以归纳如下:

    1、 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电力物资企业的计算机装备水平已大大提高,微型计算机装备级别不断更新提高。到2003年度,各类规模局域网超过50个(网省局级物资公司、各大集团、工程局)电力物资主要岗位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的比率达到100%,计算机应用物资工作业务达到90%以上。

    2、 电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成熟

     全行业电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MIS)初具规模,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OA),综合指标查询系统,开发了计划统计管理,人事劳资管理、设备管理、燃料管理、财务管理、供应商管理、网上招投标等应用系统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开发应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 信息化机构建设尚需进一步健全

    在电力物资企业中,信息部门曾一度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机构配置,没有规范的建制岗位,有的仅设一个“信息化专责”人员,这种状况势必不能适应信息化对人才的要求。

    4、 信息化安全管理是电力物资信息化的重点

    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电力物资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涉及到电力物资的各个方面,经营管理对其依赖日益增大,因此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也更加提高,所以,

    大家要把信息化安全管理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抓紧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二、 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1、 电力物资信息化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

    虽然在99年就颁发了物资编码标准,但这个编码也是不全面的。如果信息编码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必将造成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2、 物资企业管理模式阻碍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由于电力体制的变化,导致了电力物资企业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四大辅业集团均按自己固有的方式运作。当前,电力行业竞争机制正在逐渐建立,电力物资企业面对竞争需要提升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正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信息化建设又依赖于企业管理模式的革新。

     3、 硬件与软件投入上存在“重硬轻软”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部分物资企业认为搞信息化主要就是买机器、建网络。前几年,虽然加大了投入,但资金主要用在了硬件设备的购买上,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投入却明显不够,认为硬件设施是有形的固定资产,而软件是无形的,表现在一定程度的“重硬轻软”这种做法的结果是硬件脱离了软件系统,从而硬件也发挥不了作用,信息化建设没有成效。

    4、 信息化对物资工作支持的广度与深度尚需加强

    对比国内外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我们物资企业信息化应用对物资工作支持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明显不够。

     应用广度上需从局部应用向全局应用拓展:电力物资信息化大多处于物资业务工作的核心业务模块,国外大多完成了ERP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覆盖了生产、营销、物资、财务、人事等管理活动,相对国外先进信息化的企业,我们在应用的广度上存在差距,需要从系统应用向全面应用拓展。

    应用深度上需要从信息统计向决策支持转变,物资企业信息化大多处于业务处理层面,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记录、统计、报表,而对于优化设计、组织、协同商务等应用尚未涉及,在信息资源管理、数据管理方面还未能建立起商业智能分析进行信息增值利用,不能为企业综合管理与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电力物资信息化建设需突破现有层次,向综合决策支持转变。

    各位同志,参加今天浙江电力物资公司组织的电力物资信息化建设交流研讨会,很受鼓舞,看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浙江电力物资公司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希望浙江电力物资公司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用自己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硕果。带动全行业电力物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推动全行业电力物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