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基础管理 >> 特种设备管理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推荐]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估方法       ★★★
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估方法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上搜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8 21:50:14
        摘  要:为了提高对我国特种设备风险的管理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特种设备风险评估系统,笔者借鉴国外相关的风险评估技术,并根据我国特种设备风险的特点,建立了定量加权平均法,从定量的角度出发,逐步计算出特种设备的风险值。利用这种风险评估法,可以加强我国对特种设备所带来的各种风险的掌控,从而降低各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特种设备;风险评估;定量加权平均法

        特种设备是指那些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设备,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2003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种设备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电梯为例,目前,全国已有电梯生产厂家200多家,全国已有电梯40多万台,而且还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
        特种设备在对国民经济的各方面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风险隐患,也就是特种设备安全问题。特种设备涉及到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旅游胜地,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95起,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6起、严重事故278起,共死亡299人,受伤426人,直接经济损失共计4552.94万元。
        鉴于特种设备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对特种设备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风险评估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是以实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设备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设备发生事故和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国内外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估体系现状
        欧美国家由于特种设备管理起步早,所以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估体系相对比较健全。如在欧盟SEVESO指令中规定,凡拥有重大危险装置的企业,在向政府部门提交安全报告时,必须运用定量风险评估技术对其拥有的特种设备进行风险评估。欧洲许多国家甚至给出了详尽的定量风险评估标准。
        我国特种设备使用起步较晚,对特种设备的管理和检验尚处于发展中,对特种设备风险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因而特种设备风险的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和健全。然而,我国加入WTO以来,与世界接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同时,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种设备的使用将越来越广泛,由特种设备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各种风险也将日益彰显。所以,对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估也显得越加迫切。
        二、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估方法
        特种设备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特种设备风险分布并识别和评估影响风险水平的因素,特别是主要因素。以下介绍一种风险评估方法—定量加权平均法,该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出发,分析造成风险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在风险中所占比重大小,从而逐步计算出特种设备的风险值,以此来加强对特种设备风险的掌控,降低各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特种设备存在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如有特种设备自身质量所带来的风险、特种设备的管理所带来的风险、特种设备的运营带来的风险以及一些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等(以下假定就这四种风险),并且各方面风险在每一特种设备中所占的权重也不一样;同时,每一方面风险在各类特种设备中所占的权重也不同。如在电梯的各方面风险中,运行所带来的风险就比其他风险所占的权重大,而运行所带来的风险在电梯设备和起重机械设备中所占的权重也是不同的。因而,需要对每种设备的各方面风险加以分析,得出代表其重要程度的权重系数,同时计算出每一方面风险的风险值,然后利用加权平均法,对各方面风险的风险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各种特种设备的最终风险值。
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a表示某一种特种设备,raj表示特种设备a在j方面风险的风险值,ωaj表示特种设备a在j方面风险的权重系数。
在计算raj时,使用的公式如下
 
其中,faj表示特种设备a在j方面风险的概率,naj表示特种设备a由于j方面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计算事故概率划工作faj的方法如下。
以样本点在单位时间(如1年)内的事故发生率表示。例如,计算特种设备a由于第一方面风险(即j=1),即由于自身质量所产生风险的概率,根据历史数据选取a类特种设备m台为样本,X={X1, X2, X3,…,X m},其中Xi(i∈[1, m], i∈z),每台设备运行的时间为ai年,m台设备在运行的ai年的时间里因为自身质量而发生的事故数为ai1(i∈[l,m], i∈z),则a类设备由于自身原因所发生事故的概率为
 
上式的意义是,a类特种设备平均每台每年因为自身的质量而产生风险的概率。
事故损失程度naj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出
 
其中naij表示m台设备在运行的ai年里因为风险j所造成的损失值。整个式子的意义是,a类特种设备平均每台每年因为风险j所造成的损失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naij可以由人员伤亡损失n1aij和财产损失n2aij相加得出,即
 
        计算事故损失程度时需要将损失程度定量化。为方便统一计算,可将人的各种伤亡损失和财产的损失作等效转换。假设死亡一人所造成的平均财产损失值A是已知的(这可以由社会事故统计中得知),那么就可以设定一个系数β,然后根据人员伤亡程度的不同用这个系数乘以A,得出人员伤亡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例如死亡一人所造成的平均财产损失为A =50万元,设人员死亡时β=1,人员重伤时β=0.1,人员轻伤时β=0.01,则人员死亡时的财产损失为50万元,人员重伤时财产损失为5万元,人员轻伤时的财产损失就为5000元。然后加上造成的财产损失值就得出a种设备在第j种风险下所造成的损失naij。
        计算出特种设备a在j方面风险所发生的概率faj以及特种设备a由于j方面风险所造成的损失naj以后,就可以根据公式(2)计算得出特种设备a在j方面所发生的风险值raj
        根据同样方法,计算出a类特种设备在每一方面风险的风险值,再根据每一方面风险的权重系数,即可根据公式(1)计算出a类特种设备的综合风险值ra
        例如,计算电梯的风险值(即a代表电梯),由电梯自身质量所产生风险的风险值ra1=50,权重值为ωa1=3;由电梯管理方面所产生风险的风险值为ra2 =30,权重值为ωa2=3;由电梯运行所产生风险的风险值为ra3=40,权重值为ωa3=5;由电梯非受控因素所产生风险的风险值为ra4=20,权重值为ωa4=1,则电梯风险的风险值为
 
        可以看出,根据定量加权平均法可以将各类型特种设备每一方面风险的风险值以及各类型特种设备的综合风险值计算出来,有利于根据计算出来的数据找出风险管理的重点所在,并采取相应的防患措施来规避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秦庭荣,陈伟炯.综合安全评价(FSA)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4:88-93.
[2]世言.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思考[J].企业标准化,2003,5.
[3]罗云,樊运晓,马晓春.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资讯录入:设备管理    责任编辑:设备管理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